专利摘要: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實質上以六角形結構排列的複數個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此複數個子像素包含用以發射第一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第二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二子像素,以及用以發射第三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三子像素,且其中相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像素的中心形成一三角形,此三角形具有三邊之一邊小於三邊之其它兩邊。
公开号:TW201301504A
申请号:TW101116026
申请日:2012-05-04
公开日:2013-01-01
发明作者:Jung-Woo Ko
申请人:Samsung Display Co Ltd;
IPC主号:G09G3-00
专利说明: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6月30日向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申請案號為10-2011-0065141之優先權效益,其全部內容併入此處作為參考。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為自發光顯示器,其藉由電性激發有機化合物而發光,且被視為下一代的顯示裝置,可解決液晶顯示裝置之問題,如同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低電壓操作、可具有薄側面、具有廣視角,以及快反應速度。因此,具有高解析度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需求正在增加。
在每一發光子像素之發光層係藉由用以實現全白之顏色而圖樣化,且為此,執行使用精細金屬遮罩之沉積製程。然而,根據使用精細金屬遮罩之沉積製程在精細地圖樣化每一子像素上係有所限制。
因此,孔徑比(aperture ratio),其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際發光面積對全部顯示螢幕之比率,係隨著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解析度增加而減少。孔徑比之減少意指每一子像素之發光面積減少,且因此有機發光裝置之壽命可能降低。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藉由增加孔徑比以增加壽命。
本發明之實施例也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係能減少或預防影像品質降低。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觀點,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以一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的複數個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此複數個子像素包含用以發射第一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第二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二子像素,以及用以發射第三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三子像素,且其中相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像素的中心形成一三角形,此三角形具有三邊之一邊小於三邊之其它兩邊。
此三角形之三邊可具有不同長度。
第一顏色可為綠色、第二顏色可為藍色以及第三顏色可為紅色。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另一觀點,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以一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的複數個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此複數個子像素包含用以發射第一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第二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二子像素,以及用以發射第三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三子像素,其中來自此複數個子像素之不同顏色的子像素於第一方向相鄰,且於垂直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相鄰,且其中穿過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一子像素之中心的第一中心線係與穿過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二子像素之中心的第二中心線分離,第二子像素係相鄰於所對應之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一子像素。
穿過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之第三中心線可重合於第二中心線,第三子像素係相鄰於所對應之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一子像素。
穿過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之第三中心線可重合於第一中心線,第三子像素係相鄰於所對應之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一子像素。
穿過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之第三中心線可與第二中心線分離,第三子像素係相鄰於所對應之位於第二方向之第一子像素。
位於第一方向之最靠近的二個第一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可短於位於第一方向之最靠近的二個第二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
位於第一方向之最靠近的二個第一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可短於位於第一方向之最靠近的二個第三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
位於第一方向之最靠近的二個第三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可短於位於第一方向之最靠近的二個第二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
第一顏色可為綠色、第二顏色可為藍色,以及第三顏色可為紅色。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另一觀點,提供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係以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的複數個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此複數個子像素包含用以發射第一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不同於第一顏色之第二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二子像素,以及用以發射不同於第一顏色及第二顏色之第三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三子像素,其中來自此複數個子像素之不同顏色之子像素沿著第一軸相鄰,且沿著第二軸相鄰,亦即垂直於第一軸,以及其中沿著第一軸之每一第一子像素之寬度比沿著第一軸之每一第二子像素之寬度狹窄。
沿著第一軸之第一子像素之其中之ㄧ之寬度可窄於沿著第二軸之第一子像素之該其中之ㄧ之寬度。
沿著第二軸排列於一行中之第一子像素之中心可自於沿著第一軸排列於該行中之第二子像素之中心偏移。
於奇數行中第一子像素之中心以及於偶數行中第一子像素之中心可沿著第一軸相反方向平移。
沿著第一軸之每一第三子像素之寬度可窄於沿著第二軸之每一第二子像素之寬度。
沿著第一軸之第三子像素的其中之一之寬度可窄於沿著第二軸之第三子像素的其中之一之寬度。
沿著第二軸排列於於一行中之第三子像素的中心可自沿著第一軸排列於該行中之第二子像素的中心偏移。
於奇數行中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以及於偶數行中第三子像素之中心可沿著第一軸相反方向平移。
沿著第一軸之每一第二子像素之寬度可寬於沿著第二軸之每一第二子像素之寬度。
第一顏色可為綠色、第二顏色可為藍色、以及第三顏色可為紅色。
在此,根據本發明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實施例,將藉由參考附加的圖而說明。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位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子像素的平面圖。
參考第1圖,根據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子像素,其中每一子像素實質上為六角形且以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
每一子像素包含像素電路,其包含有機發光裝置以及薄膜電晶體。
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之其中一子像素的橫切面圖。
如第2圖所示,薄膜電晶體T係形成於基板40上,且有機發光裝置50電性地耦接位於基板40上的薄膜電晶體T。
緩衝層41形成於基板40上,且薄膜電晶體T位於此緩衝層41上。
緩衝層41減少或預防雜質元素滲入基板40,且使基板40之表面平坦化。緩衝層41可以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緩衝層41可以無機材料形成,諸如氧化矽(silicon oxide)、氮化矽(silicon nitride)、氮氧化矽(silicon oxinitride)、氧化鋁(aluminum oxide)、氮化鋁(aluminum nitride)、氧化鈦(titanium oxide)或氮化鈦(titanium nitride),緩衝層41可以有機材料形成,諸如聚亞醯胺(polyimide)、聚酯(polyester)、壓克力(acryl),或可由其堆疊結構形成。然而,此緩衝層41不是一個必須元件,亦即,不需此緩衝層41即可實行本發明之實施例。
由半體材料形成之主動層42,其係圖樣化於於緩衝層41上。此主動層42可由多晶矽形成,然而,本實施例並不設限於此,亦即,此主動層可由其他材料形成,諸如氧化物半導體。例如,此主動層可為氧化鎵銦鋅(G-I-Z-O)層,例如(In2O3)a(Ga2O3)b(ZnO)c層,其中a、b以及c皆為實數且各別地滿足a≧0、b≧0 以及c≧0之條件。
閘極絕緣層43形成於緩衝層41,以覆蓋主動層42,且閘極電極44形成於閘極絕緣層43上。
層間介電質45形成於閘極絕緣層43上,以覆蓋閘極電極44。源極電極46以及汲極電極47形成於層間介電質45上,以透過與其對應的接觸孔接觸主動層42。
根據本實施例,至少一薄膜電晶體T設置於每一子像素中。此外,第2圖顯示薄膜電晶體T,然而本發明不設限於此。亦即,複數個薄膜電晶體T可設置於每一子像素中以配置像素電路單位,且此像素電路單位可更包含電容器。
薄膜電晶體T第一絕緣層48覆蓋。此第一絕緣層為層狀結構,其包含形成於層間介電質45上之層之至少其一,且可由有機材料和/或無機材料形成。此有機材料可為,例如,聚合物材料,諸如壓克力、聚酯或聚亞醯胺,且此無機材料可為,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氧化鋁、氮化鋁、氧化鈦或氮化鈦。
第一電極51形成於第一絕緣層48上。此第一電極51透過形成於第一絕緣層48中的介層洞(via-hole)耦接於汲極電極47。
此外,第二絕緣層54形成於第一絕緣層48上,且此第二絕緣層覆蓋第一電極51之側邊。此第二絕緣層54包含暴露第一電極51之一部分的開口55。第二絕緣層54可由有機材料形成,諸如壓克力、聚酯或聚亞醯胺,然而,本發明不對此設限,亦即,此第二絕緣層54可由無機材料或無機/有機化合物而形成。
有機發光層53形成於第一電極51以及第二絕緣層54上,以覆蓋開口55所暴露之部分的第一電極51,且第二電極52形成於有機發光層53以及第二絕緣層54上,以覆蓋有機發光層53。
此第一電極51獨立地圖樣化於每一子像素上,且第二電極52形成為共用電極(如覆蓋所有子像素之電極)。第二絕緣層54之開口55形成於每一子像素中,且開口55之面積為實質上地與位於子像素中的發光區域的面積相同。在具有如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的六角形結構之子像素中,開口55形成以具有實質上六角平面形狀。開口55以及第一電極51不需具有相同平面形狀,且第一電極51可形成以具有另一形狀,例如,三角形或其他多角形之形狀。
第一電極51、第二電極52以及有機發光層53形成有機發光裝置50。
第一電極51以及第二電極52可具有彼此反向之極性,亦即,可分別形成陽極及陰極。或者,此第一電極51可為陰極且此第二電極52可為陽極。
於任何例子中,此運行之電極,例如陽極,包含具有高絕對值之功函數之導電材料,且運行為陰極之電極包含具有低絕對值之功函數之導電材料。具有高功函數之導電材料可為一透明的導電氧化物,例如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三氧化二銦(In2O3)、氧化鋅(ZnO)或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 IZO)或貴金屬,諸如金(Au)。具有低功函數之導電材料可為,例如,銀(Ag)、鋁(Al)、鎂(Mg)、鋰(Li)、鈣(Ca)、氟化鋰(LiF)/鈣(Ca)或氟化鋰(LiF)/鋁(Al)。
於一發光式之顯示裝置頂端,影像朝著遠離基板40之方向顯示,第一電極51包含光線反射材料,且第二電極52為光線傳送式電極。
為此,當第一電極51作用為陽極,具有高功函數之一反射體形成,例如,銀、鎂、鋁、鉑(Pt)、鈀(Pd)、金、鎳(Ni)、銣(Nd)、銥(Ir)、鉻(Cr)或其化合物,且此時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氧化鋅或三氧化二銦,例如沉積於反射體上。此外,當第一電極51作用為陰極,此第一電極51可由例如,銀、鋁、鎂、鋰、鈣、氟化鋰/鈣或氟化鋰/鋁形成,其具有低功函數以及可反射光線。
當第二電極52作用為陰極,為了表現有如傳輸反射層,此第二電極52可形成為薄狀,其藉由使用金屬材料,諸如,鋰、鈣、氟化鋰/鈣、氟化鋰/鋁、鋁、鎂或銀,且其具有低功函數。透明的導電材料,諸如,氧化銦錫、三氧化二銦、氧化鋅或氧化銦鋅可沉積於金屬傳輸反射層上,以引導由於此傳輸反射層之厚度所產生之高電阻。當第二電極52作用為陽極,此第二電極51可由例如,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氧化鋅或三氧化二銦形成。
第一電極51及第二電極52可由其他不同之材料形成且其已為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
第一電極51及第二電極52施加相反的極性的電壓,介於第一電極51及第二電極52間的有機發光層53之間,以使有機發光層53發光。
有機發光層53可由低分子量有機材料或高分子量有機材料形成。如果使用低分子量有機材料,此有機發光層53可具有一單獨或多層結構,其包含選擇自於由電洞注入層(HIL)、電洞傳輸層(HTL)、發射層(EML)、電子傳輸層(ETL)以及電子注入層(EIL)所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之一。可能的有機材料之例子可包含,例如,銅酞青(CuPc)、N,N’-二苯基-N,N’-(1-萘基)-1,1’-聯苯-4,4’-二胺(N,N’-di(naphthalene-1-yl)-N,N’-diphenyl-benzidine, NPB)、三(8-羥基喹啉鋁)(Alq3)及其相似物。所述的低分子量有機材料可藉由真空蒸鍍法而沉積。
如果使用高分子量有機材料,有機發光層53可具有一包含電洞傳輸層及發射層之結構。在此,此電洞傳輸層可由例如聚(3,4-二氧乙基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PEDOT)形成,且發射層可由,例如基於聚對苯乙烯(PolyPhenylene Vinylene, PPV)及聚芴(Polyfluorene)之高分子有機材料,於一網印方法或一噴墨印刷方法形成。
有機發光層53不限制於上述例子,且可應用於其他例子。
第1圖為以上橫切面結構之子像素的平面圖。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複數個子像素。
此複數個子像素包含用以發射第一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一子像素1、用以發射不同於第一顏色的第二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二子像素2,以及用以發射不同於第一顏色及第二顏色的第三顏色之光線的複數個第三子像素3。
第一至第三顏色可混合以發射白光,且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三顏色對應地為綠色、藍色以及紅色。然而,本發明並不對此設限,亦即,第一至第三顏色可對應地為,例如,黃色、青色以及紫紅色。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顏色為具有高色彩感知之顏色。當子像素發射綠色、藍色以及紅色光線,綠色為人類最可辨認的顏色,因此,第一顏色為綠色。
當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地發射綠色、藍色以及紅色光線的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以及第三子像素3,有機發光材料形成第二子像素2,亦即在三個顏色中此藍色之子像素具有最短的壽命。
每一子像素為六角形,且子像素排列為六角形結構。此六角形結構對應於形成在第2圖所示之第二絕緣層54之開口55之平面形狀。
因此,每一第一子像素1具有形成為六角形之第一開口551、每一第二子像素2具有形成為六角形之第二開口552,以及每一第三子像素3具有形成為六角形之第三開口553。因此,第一子像素1之光線發射區域對應於第一開口551、第二子像素2之光線發射區域對應於第二開口552以及第三子像素3之光線發射區域對應於第三開口553。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關於第一子像素1至第三子像素3之描述,係為了用以發射第一顏色、第二顏色以及第三顏色之光線的子像素的發光區域,且實際上,此區域對應於第一開口551至第三開口553。
如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子像素排列置於實質上六角形中,且因此,當沿著橫向的第一方向(即第一軸,例如,沿著x軸,或第一圖中所示之x方向)看,子像素係以鋸齒形排列。當沿著縱向的第二方向(即第二軸,例如,沿著y軸,或第一圖中所示之y方向)看,子像素線性地排列,其垂直於第一方向。此外,第一子像素1、第二子像素2、以及第三子像素3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依序地排列於一直線,且其它第一子像素1至第三子像素3,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依序地以一直線排列,亦即於上述第一方向(x方向)相鄰之線。在此,在一給定的子像素周圍,只有不同顏色的子像素排列,且因此,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第二子像素2之中心、以及第三子像素3之中心彼此相鄰,以形成三角形。
根據以六角形排列的子像素,其孔徑比大於排列於矩形中的子像素中的孔徑比結構。因此,根據本實施例,孔徑比,其係高於包含以矩形排列的子像素之有機發光裝置的孔徑比係可以取得。
在上述子像素的排列中,一顏色的子像素沿著第一方向(x方向)每一其它子像素排列,且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每一第三子像素排列。因此,使用者了解到一顏色沿著縱向的第二方向(y方向)以鋸齒形排列。
根據第1圖之實施例之說明,位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的寬度比第二子像素2及第三子像素3的寬度狹窄。因此,位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的寬度比位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的寬度狹窄。
在此,排列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平移至第一方向(x方向)之一側邊,其第一方向係對應穿過第二子像素2之中心的第二中心線。與排列於第二方向(y方向)的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耦接的第一中心線(例如,穿越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的垂直線)係與排列於第二方向(y方向)的第二子像素2的中心耦接的第二中心線(例如,穿越第二子像素2之中心的垂直線)分離。第二子像素2於第二方向(y方向)相鄰於第一子像素1 (例如,第一子像素1及第二子像素2位於同一像素之行中)。
亦即,排列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之行以及於第一方向(x方向)相鄰於上述之行的第一子像素1之另一行沿相反方向(例如,x方向之相反方向)平移。因此,如第1圖所示,於左邊第一行的第一子像素1以及於左邊第二行的第一子像素1平移以互相面對。亦即,如第1圖所示,於奇數行之第一子像素1平移至右邊,且於偶數行之第一子像素1平移至左邊。
相鄰之第一子像素1至第三子像素3其中心形成三角形。在此,此三角形之一邊小於此三角形之其它邊。根據第一圖所示之實施例,此三角形之三邊具有不同長度。
參考第3圖及第4圖,根據上述結構,介於兩相鄰第一子像素1之水平距離d1短於介於兩相鄰第二子像素2之水平距離d2。在此,水平距離d1及d2為第一方向(x方向)之距離。
如上所述,第一子像素1為發射綠色光線之子像素以及對人具有高顏色感知。因此,當介於兩相鄰之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的水平距離減少,排列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之鋸齒圖形之寬度比第4圖所示之第二子像素2之鋸齒圖形之寬度狹窄,且因此,第一子像素1之鋸齒圖形較靠近直線。亦即,大量地影響感知品質的綠色子像素幾乎以一直線排列,且因此,影像品質之劣化可減少或預防。
第一子像素1之排列結構可藉由改變形成於第二絕緣層54之第一開口551之大小及位置形成,而不改變每一子像素之第一電極51之大小,且不改變像素電路單位之結構。
因此,所有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製程可執行而不改變。
第5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子像素,其中第三子像素3’以相似於上述第一子像素1之方式修改。
亦即,此第三子像素3’之寬度減少,以窄於在第一方向(x方向)中的第二子像素之寬度。因此位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第三子像素3’之寬度比位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三子像素3’之寬度狹窄。
在此,排列於第二方向之第三子像素3’之中心平移至第一方向(x方向)之一側邊。耦接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之第一中心線、耦接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三子像素3’之中心之第三中心線以及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相鄰於第一子像素1之第三子像素3’,互相重合。此外,第一中心線及第三中心線係與耦接於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二子像素2之中心的第二中心線分離,第二子像素2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相鄰於第一子像素1。
亦即,排列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三子像素3’之行以及相鄰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上述之行的第三子像素3’的另一行沿相反方向(例如,沿著x軸之相反方向)平移。因此,於第5圖中,位於左邊第一及第二行之第三子像素3’平移以互相面對。亦即,如第5圖所示,位於奇數行之第三子像素3’平移至右邊,且位於偶數行之第三子像素3’平移至左邊。
在此,彼此相鄰之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第二子像素2之中心以及第三子像素3’之中心形成具有不同長度之三邊的三角形。
此外,介於兩相鄰第三子像素3’之水平距離短於介於兩相鄰第二子像素2之水平距離。
在第5圖中,第三子像素3’之大小減小成與第一子像素1之相同圖案,然而,本發明不對此設限。亦即,第三子像素3’之大小及位置可不管第一子像素1之圖案而改變,且第一中心線及第三中心線不須互相重合。
根據本實施例,第三子像素3’如同第一子像素1於第二方向(y方向)排列成接近直線,且因此,影像品質可進一步地改進。此外,六角形子像素結構之缺點可避免,同時依舊維持六角形子像素結構之優點。
第6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子像素,其中除第5圖之實施例之第一子像素1及第三子像素3’外,還改變第二子像素2’之結構。
在發射藍色光線之第二子像素2’之例子中,由於藍色發射材料之短壽命,發射自第二子像素2’之藍色光線之亮度可能降低。因此,如第6圖所示,如果第二子像素2’的大小所增加的量相等於第一子像素1及第三子像素3’經減小大小所減少的量,此藍色發光面積增加,因而可減少藍色發射材料之壽命減少以及亮度降低。
亦即,如第6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第二子像素2’位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寬度係增加,以寬於第1圖及第5圖所示之實施例之位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第二子像素2’之寬度。因此位於第一方向(x方向)之第二子像素2’之寬度可大於位於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二子像素2’之寬度。
在此,耦接於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一子像素1之中心的第一中心線,以及耦接於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之第三子像素3’之中心的第一中心線互相重合,第三子像素3’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例如,此第三子像素3’位於如同第一子像素1之相同的行)相鄰於第一子像素1’。此外,第一中心線及第三中心線係與耦接於第二方向之第二子像素2’之中心的第二中心線分離,此第二子像素2’沿著第二方向(y方向)(例如,此第二子像素2’位於如同第一子像素1之相同的行)相鄰於第一子像素1。
既然發射藍色光線之第二子像素2’最不影響顯示品質,甚至當第二子像素之大小增加,此全部的顯示區域之影像品質不會大幅減少。
此外,因為第二子像素2’增加之大小等同於第一子像素1及第三子像素3’減少之大小,所以形成於第二絕緣層54之介於第一開口551及第二開口552’之距離以及介於第二開口552’及第三開口553’之距離不會增加,於是,操作界限可如同一傳統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一樣維持。
根據本實施例,第一子像素1及第三子像素3’於第二方向以幾乎直線之圖案排列,影像品質可提昇,且第二子像素之壽命可增加。
本實施例之上述像素結構不限制如第1圖及第3圖至第6圖所示之具有六角平面結構之子像素,且可應用於具有圓形的、橢圓形的、方形或其它幾何平面形狀之子像素。然而,在上面的例子,不同顏色之子像素於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互相相鄰。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得到下面的影響:
因為具有實質上六角形結構之子像素形成,所以孔徑比可提昇,且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壽命也增加;
發射綠色光線之第一子像素於縱向以幾乎一直線之圖形排列,因此減少或預防影像品質之劣化;
此外,形成於第二絕緣層之開口之間的距離不減少,因此,操作界限可確保;
此外,第三子像素如同第一子像素一樣於縱向以幾乎一直線之圖形排列,且因此,影像品質可進一步地提昇,且六角形子像素結構之缺點可避免,同時提昇六角形像素結構之優點;
藉由增加發射藍色光線之第二子像素之大小,發色藍色光線之第二子像素之壽命可增加,且亮度降低可減少或預防;
此外,第二子像素增加之大小等同於第一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所減少之大小,且因此,形成於第二絕緣層之介於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間之距離以及介於第二開口及第三開口間之距離並不增加,於是,操作界限可維持不改變。
當本發明參考其例示性實施例詳細地顯示及描述,如同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的是,其中在不脫離定義於申請專利範圍之本發明及其等效物的精神與範疇下,形式上及細節之不同的改變可執行。
1...第一子像素
2、2’...第二子像素
3、3’...第三子像素
40...基板
41...緩衝層
42...主動層
43...閘極絕緣層
44...閘極電極
45...層間介電質
46...源極電極
47...汲極電極
48...第一絕緣層
50...有機發光裝置
51...第一電極
52...第二電極
53...有機發光層
54...第二絕緣層
55...開口
551...第一開口
552、552’...第二開口
553、553’...第三開口
d1...介於兩相鄰第一子像素1之水平距離
d2...介於兩相鄰第二子像素2之水平距離
T...薄膜電晶體
本發明實施例之其它特徵及觀點將藉由參考附圖及例示性實施例之詳細描述而更加顯而易見。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子像素的平面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之複數個子像素之一的橫切面圖;第3圖為來自於如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之子像素中的一行之第一子像素的平面圖;第4圖為來自於如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之子像素中的一行之第二子像素的平面圖;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位於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之子像素的平面圖;以及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再另一實施例中位於一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之的子像素的平面圖。
1...第一子像素
2...第二子像素
3...第三子像素
551...第一開口
552...第二開口
553...第三開口
权利要求:
Claims (21)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複數個子像素,係以一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每一該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該複數個子像素包含: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一顏色之光線;複數個第二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二顏色之光線;以及複數個第三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三顏色之光線;以及其中相鄰之該些第一子像素、該些第二子像素以及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係形成一三角形,該三角形具有三邊之ㄧ邊係小於該三邊之其他二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三角形之該三邊具有不同的長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顏色為綠色、該第二顏色為藍色,以及該第三顏色為紅色。
[4]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複數個子像素,係以一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每一該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該複數個子像素包含: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一顏色之光線;複數個第二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二顏色之光線;以及複數個第三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三顏色之光線;其中來自該複數個子像素之不同顏色的該些子像素於一第一方向相鄰,且於垂直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相鄰,以及其中穿過位於該第二方向之該些第一子像素之中心的一第一中心線係與穿過位於該第二方向之該些第二子像素之中心的一第二中心線分離,該些第二子像素於該第二方向相鄰於所對應之該些第一子像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穿過位於該第二方向之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之一第三中心線重合於該第二中心線,該些第三子像素於該第二方向相鄰於所對應之該些第一子像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穿過位於該第二方向之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之一第三中心線重合於該第一中心線,該些第三子像素於該第二方向相鄰於所對應之該些第一子像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穿過位於該第二方向之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之一第三中心線係與該第二中心線分離,該些第三子像素於該第二方向相鄰於所對應之該些第一子像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位於該第一方向中最靠近之兩個該第一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係短於位於該第一方向中最靠近之兩個該第二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位於該第一方向中最靠近之兩個該第一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係短於位於該第一方向中最靠近之兩個該第三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位於該第一方向中最靠近之兩個該第三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係短於位於該第一方向中最靠近之兩個該第二子像素之中心間之距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顏色為綠色、該第二顏色為藍色,以及該第三顏色為紅色。
[12]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複數個子像素,係以一實質上六角形結構排列,每一該子像素包含與其對應之複數個有機發光裝置的其中之一,其中該複數個子像素包含:複數個第一子像素,用以發射一第一顏色之光線;複數個第二子像素,用以發射不同於該第一顏色之一第二顏色之光線;以及複數個第三子像素,用以發射不同於該第一顏色及該第二顏色之一第三顏色之光線;其中來自該複數個子像素之不同顏色之該些子像素係沿著一第一軸相鄰,且沿著垂直於該第一軸之一第二軸相鄰,以及其中沿著該第一軸之每一該第一子像素之寬度比沿著該第一軸之每一該第二子像素之寬度狹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沿著該第一軸之該些第一子像素的其中之一之寬度比沿著該第二軸之該些第一子像素的該其中之一之寬度狹窄。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於沿著該第二軸排列之ㄧ行中的該些第一子像素之中心係自排列於該行中之該些第二子像素之中心沿著該第一軸偏移。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於奇數行中之該些第一子像素之中心以及於偶數行中之該些第一子像素之中心係沿著該第一軸相反方向平移。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沿著該第一軸之每一該第三子像素之寬度比沿著該第一軸之每一該第二子像素之寬度狹窄。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沿著該第一軸之該些第三子像素的其中之ㄧ之寬度比沿著該第二軸之該些第三子像素的該其中之ㄧ之寬度狹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於沿著該第二軸排列於一行中的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係自排列於該行中之該些第二子像素之中心沿著該第一軸偏移。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於奇數行中之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以及於偶數行中之該些第三子像素之中心係沿著該第一軸相反方向平移。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沿著該第一軸之每一該第二子像素之寬度比沿著該第二軸之每一該第二子像素之寬度寬。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顏色為綠色、該第二顏色為藍色,以及該第三顏色為紅色。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67968B|2017-01-21|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US10840481B2|2020-11-17|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65047B|2017-01-01|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9893128B2|2018-02-13|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ande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tandem structure
US9905802B2|2018-02-27|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099674B2|2015-08-04|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2009224781A|2009-10-01|有機発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59796A|2006-03-02|有機発光素子、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及び有機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9941341B2|2018-04-10|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TW201436195A|2014-09-16|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KR20170113867A|2017-10-13|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8729570B2|2014-05-20|Mask frame assembly for thin film deposi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WI576901B|2017-04-01|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WO2015125448A1|2015-08-27|有機発光デバイスと有機表示装置
US8878168B2|2014-11-04|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lor property
US10224511B2|2019-03-05|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0787454B1|2007-12-26|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70374B1|2007-01-16|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002118A1|2013-01-03|
JP6143044B2|2017-06-07|
CN102855820A|2013-01-02|
KR20130007309A|2013-01-18|
TWI567968B|2017-01-21|
US9307584B2|2016-04-05|
EP2595192A2|2013-05-22|
JP2013016466A|2013-01-24|
EP2595192A3|2014-04-16|
KR101328979B1|2013-11-13|
JP2016146364A|2016-08-12|
US20160057817A9|2016-02-25|
US9653521B2|2017-05-16|
CN202816947U|2013-03-20|
JP6254218B2|2017-12-27|
CN102855820B|2016-09-28|
US20140042887A1|2014-02-13|
US20160197125A1|2016-07-07|
EP2595192B1|2016-05-18|
US8598784B2|2013-12-03|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50847B|2014-04-23|2016-09-21|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畫素結構及具有其之電激發光顯示器|
TWI613809B|2013-07-25|2018-02-01|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顯示元件|
TWI624935B|2013-04-25|2018-05-21|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US5311337A|1992-09-23|1994-05-10|Honeywell Inc.|Color mosaic matrix display having expanded or reduced hexagonal dot pattern|
US6366025B1|1999-02-26|2002-04-02|Sanyo Electric Co., Ltd.|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pparatus|
JP3620490B2|2000-11-22|2005-02-16|ソニー株式会社|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GB0209513D0|2002-04-25|2002-06-05|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Display devices|
US6867549B2|2002-12-10|2005-03-15|Eastman Kodak Company|Color OLED display having repeated patterns of colored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JP2004347930A|2003-05-23|2004-12-09|United Radiant Technology Corp|ディスプレイのフィルタ画素配置方法|
US20040246426A1|2003-06-03|2004-12-09|Pei-Chang Wang|Color pixel arrangement of display|
JP4003714B2|2003-08-11|2007-11-07|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282106B|2003-12-23|2007-06-01|Au Optronics Corp|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359624C|2004-01-08|2008-01-02|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离子体显示器结构|
TWI258721B|2004-08-10|2006-07-21|Ind Tech Res Inst|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3921480B2|2004-10-22|2007-05-30|シャープ株式会社|表示素子|
JP2006244892A|2005-03-04|2006-09-14|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有機el素子アレイ|
JP2007017477A|2005-07-05|2007-01-25|Seiko Epson Corp|画素配列構造|
KR101125643B1|2005-07-21|2012-03-27|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24363B1|2005-08-10|2007-06-04|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29089B1|2005-08-26|2007-06-14|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70031707A|2005-09-15|2007-03-20|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4428359B2|2005-10-18|2010-03-10|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表示装置|
GB2437110B|2006-04-12|2009-01-28|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Optoelectronic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192017B1|2006-06-30|2012-10-16|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080001525A1|2006-06-30|2008-01-03|Au Optronics Corporation|Arrangements of color pixels for full color OLED|
JP5189276B2|2006-11-29|2013-04-24|エルジーディスプレイ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画像表示装置|
JPWO2008072704A1|2006-12-14|2010-04-02|京セラ株式会社|画像表示装置|
TW200828203A|2006-12-29|2008-07-01|Innolux Display Corp|Six primary-color display|
KR101563237B1|2007-06-01|2015-10-26|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제조장치 및 발광장치 제작방법|
US8431451B2|2007-06-29|2013-04-30|Semicondu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566271B1|2008-09-19|2015-11-06|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236243B1|2008-11-03|2013-02-28|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I464900B|2008-11-26|2014-12-11|Epistar Corp|光電半導體裝置|
KR101015332B1|2009-07-14|2011-02-15|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의 화소배열구조|
US8754913B2|2010-04-21|2014-06-17|Lg Display Co., Ltd.|Sub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DE102011053000B4|2010-08-27|2017-08-17|Lg Display Co., Ltd.|Organische elektrolumineszente Vorrichtung|
KR101257734B1|2010-09-08|2013-04-24|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328979B1|2011-06-30|2013-11-13|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US8552420B2|2011-08-09|2013-10-08|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OLED light panel with controlled brightness variation|
KR101787450B1|2011-08-09|2017-10-19|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KR101833946B1|2011-11-03|2018-03-05|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화소 배열 구조|
KR101615332B1|2012-03-06|2016-04-26|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화소 배열 구조|
KR101943995B1|2012-06-27|2019-01-3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KR101328979B1|2011-06-30|2013-11-13|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943995B1|2012-06-27|2019-01-3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999560B1|2012-11-28|2019-07-15|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444050B2|2013-01-17|2016-09-13|Kateeva, Inc.|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
US9614191B2|2013-01-17|2017-04-04|Kateeva, Inc.|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366683B|2013-07-12|2014-10-29|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像素阵列、显示器以及将图像呈现于显示器上的方法|
TWI604600B|2013-07-19|2017-11-01|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CN104299979B|2013-07-19|2017-12-12|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
TWI511282B|2013-08-05|2015-12-01|Ye Xin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
KR102150080B1|2013-09-12|2020-09-01|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3824520B|2014-01-26|2016-08-31|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像素阵列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811533B|2014-01-29|2017-02-1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283923B1|2014-02-06|2021-07-30|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6369799B2|2014-04-23|2018-08-08|Tianma Japan株式会社|画素アレイ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気機器|
US9490446B2|2014-06-16|2016-11-08|Apple Inc.|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split anodes|
CN104112824A|2014-07-09|2014-10-22|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oled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蒸镀用掩模板|
CN104269411B|2014-09-11|2018-07-27|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和显示装置|
US11004905B2|2014-09-11|2021-05-11|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319283B|2014-10-27|2016-03-02|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345247B1|2014-12-10|2021-12-29|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US9425233B2|2014-12-22|2016-08-23|Google Inc.|RGBZ pixel cell unit for an RGBZ image sensor|
US9871065B2|2014-12-22|2018-01-16|Google Inc.|RGBZ pixel unit cell with first and second Z transfer gates|
CN104465714B|2014-12-30|2017-04-26|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像素结构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4505015B|2015-01-13|2017-02-1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271913B1|2015-03-17|2020-04-15|Shenzhen Yunyinggu Technology Co., Ltd.|Subpixel arrangement for displays and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US10134330B2|2015-03-17|2018-11-20|Kunshan Yunying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Subpixel arrangement for displays and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US9953574B2|2015-04-28|2018-04-24|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Sub-pixel compensation|
KR20160129688A|2015-04-29|2016-11-09|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4835832A|2015-05-18|2015-08-12|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像素排列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装置、掩模板|
TWI665800B|2015-06-16|2019-07-11|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KR102018750B1|2015-07-29|2019-09-06|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5529353A|2015-12-25|2016-04-27|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显示器及其像素结构|
TWI585968B|2016-03-22|2017-06-01|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顯示裝置|
CN107275360B|2016-04-01|2020-10-16|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275359B|2016-04-08|2021-08-13|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275361B|2016-04-08|2020-10-02|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101700558B1|2016-04-20|2017-01-31|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919554B1|2016-04-28|2018-11-19|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터치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98718B1|2016-04-29|2017-01-20|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614740B|2016-11-04|2018-02-11|創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顯示裝置及用於掃描顯示裝置之子像素陣列之方法|
KR101972306B1|2017-04-06|2019-04-25|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EP3678182A4|2017-08-31|2020-09-02|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PIXEL STRUCTURE,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6932596B2|2017-09-25|2021-09-08|キヤノン株式会社|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9727542B|2017-10-31|2020-04-21|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异形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137212A|2018-02-09|2019-08-16|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8803928B|2018-06-05|2020-06-19|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44109B|2018-08-30|2021-02-26|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像素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9830514A|2019-01-18|2019-05-31|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像素排布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1883560B|2019-08-29|2022-02-15|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像素排列结构及包含该像素排列结构的显示面板|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KR1020110065141A|KR101328979B1|2011-06-30|2011-06-30|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返回顶部]